新闻动态

用科技硬实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端
首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动态
来源:电竞比赛押注平台app    发布时间:2024-03-09 18:44:1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首位,并作出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部署,点出了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安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高端制造业是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端制造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终极目标。

  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路径在哪里?数智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怎样深层次地融合?如何补链延链强链,提升高端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带着以上问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科技自立自强是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底气”,只有掌握了科技硬实力,才能为生产力水平提升创造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我个人的体会,自主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认为,要敢于挑战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重点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

  “2003年我们开始永磁牵引技术的研发。彼时,该技术尚属于前瞻性技术。”冯江华介绍,如今,他们的永磁牵引系统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地铁、高铁和机车领域,使得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高铁永磁牵引系统技术的国家。

  “传统经济模式强调规模效应和资源密集型生产。而新质生产力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强调关键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侧重于技术创新、智能化生产和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和记者说。他建议,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包括逐步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

  记者在全国两会前夕走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转向架事业部总成产线组,看到一台台正在组装的转向架排列在数字化智能产线上,等待检查。

  过去,这项工作必须由人工完成。“现在,我们利用AI(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大数据分析以及模型计算等技术,对人员操作、设备、物料等方面的状态进行自动捕捉和分析。”该公司流程与数字化部部长程继辉介绍。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实现设备实时监测、故障精准诊断与预测、远程智能维护等,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数据流量谷董事长贺晗和记者说,作为数字企业聚集区,他们正在推动大模型技术与煤焦钢电新能源等山西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训练打造垂直领域大模型。

  “炼钢企业通过AI实现焦煤与铁矿石的动态最优配比;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过程通过AI实现最佳路径规划;工业公司利用大模型分析设备传感器数据,预测设备故障,进行预测性维护,减少停机时间等等。”贺晗说。

  在这里,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可以相互促进,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优化生产要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产力的跃迁。

  不过,也有部分代表委员对记者坦言,纵观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赋能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但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曹志安认为,应全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打造一批“领航型”“链主型”“头雁型”“平台型”未来工厂。

  迈向高端化,是制造业的发展目标之一。高端制造业代表着高的附加价值、高利润,需要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支撑。

  被称为“工业母机”的高端机床,就是个中代表,它是制造其他机器和设备的基础。

  没有先进的机床,就无法生产出高精度、高性能的工业产品。全国政协委员、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本宏和记者说,做好高端工业母机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多措并举推动该产业向高端化、精密化、定制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于本宏所在企业专注自主高端五轴机床及其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我们各类高端五轴机床核心部件和核心零件实现全自主可控,产业化能力、供应链韧性和产业链安全,均实现大幅度的提高。”于本宏说。

  在制造业迈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强链补链至关重要。冯江华说,打造高端制造业需要优化产业链布局,鼓励具有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及联合体发挥牵引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实现聚“链”共赢。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

  如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交通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高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发挥创新的源动力作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了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树”,迫切地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发展“从0到1”的根技术。

  政府工作报告说,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记者4日从工业与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乘高水平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